任鲜华
浙江省杭州第六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临床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除药物治疗外,缺少其他辅助治疗措施。为了配合药物治疗,我科使用DSG-I型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慢乙肝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此治疗仪采用指套环能脉冲,调频于全功率,取得了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从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肝炎患者中选择慢乙肝患者70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会议制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年龄在19~69岁,平均40.12岁。男58例,女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例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主要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肝药:肝力新、丹参等药静脉滴注,益肝灵、维生素(E、B、C)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每天予以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1次,每次时间20min,1周为1个疗程,观察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主要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改变见表1、表2。统计学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c2、t检验。
2  结果
    使用DSG-I型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配合护肝药治疗2个疗程,对慢乙肝患者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改善较为明显(见表1),对肝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见表2)。
表1  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 症状 | 治疗组 | 对照组 | c2 | P | 
| 症状消失(例) | 仍有症状(例) | 症状消失(例) | 仍有症状(例) | 
| 腹胀 | 28 | 6 | 10 | 16 | 10.3 | <0.01 | 
| 纳差 | 28 | 8 | 15 | 13 | 4.18 | <0.05 | 
| 乏力 | 30 | 7 | 16 | 15 | 6.69 | <0.05 | 
| 肝区痛 | 19 | 4 | 8 | 9 | 4.13 | <0.05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
|   | 治疗组 | 对照组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ALT(U/L) | 355.2±88.5 | 85.1±15.5 | 365.8±90.4 | 241.8±105.5 | 
| AST(U/L) | 235.1±59.2 | 68.2±28.2△ | 225.3±55.6 | 105.7±30.5 | 
| TBil(mmol/L) | 50.8±21.2 | 20.5±7.5△ | 52.6±18.5 | 28.3±10.6 | 
△P<0.05
3  护理要点
3.1  治疗前准备:专用治疗室,室温在18~20℃,湿度在50~60%,保持治疗环境安静,避免周边强磁干扰,还要关闭手机,取出衣裤袋的磁卡……。治疗前向患者较详细介绍治疗仪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心血管、肿瘤、内分泌等禁忌症。常规进行血象、肝功能、生化、血清免疫学、B超等检查。
3.2  治疗过程观察护理:患者安静、平卧、充分暴露右季肋区,患者眼睛应避开光照。每次治疗时间20min,调整灯罩透照距离为20~30cm,以患者感觉局部发热为度。指套式换能器使用后尽量减少移动以免引起信息干扰,仪器各关节特别是灯罩固定应牢靠,严防摆动。
4  讨论
    DSG-I型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产生的近红外波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提高肝脏代谢,促进损伤组织愈合,修复等功能。指套换能器和微电脑自动提取系统的使用极大提高了人体皮肤对近红外波透过率,使其辅助治疗肝病成为现实。以上病例观察表明,该治疗仪与常规护肝药合用,对慢乙肝患者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对肝功能恢复,尤其降酶作用比较明显,且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在慢性肝病辅助治疗上有较好的使用价值。